春回高原,綠意漸濃。近年來,拉薩市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將生態建設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通過增綠增收“雙輪驅動”,探索出一條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協同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生態建設鋪就產業振興底色。2024年,拉薩市統籌推進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在南北山造林綠化、城市道路綠化提升等重大工程中,創新實施“林業項目+就業幫扶”模式。通過組織農牧民參與造林綠化、后期管護等環節,全年累計帶動就業213萬余人次,實現增收7.65億元。這種“種下生態林,長出致富果”的實踐,讓11598名生態護林員年均增收5705.6元,真正實現了“家門口就業、綠蔭下致富”的良性循環。
資源轉化激活綠色經濟引擎。在嚴守生態紅線基礎上,拉薩市深挖林草資源價值,建立“保護性開發”新機制。通過科學開展蟲草資源普查,規范采集管理,2024年蟲草產量達1040.79千克,帶動群眾增收1.45億元,同比增長38.1%。
制度改革激發鄉村發展活力。面對新時代鄉村振興需求,拉薩市打出制度創新“組合拳”。通過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將林草資源管護與農牧民利益深度綁定;全面推進林長制改革試點,構建起覆蓋市、縣、鄉、村四級的生態治理網絡;創新實施“分片包保、蹲點督導”制度,使專業技術力量直達田間地頭。這些改革舉措猶如催化劑,激活了鄉村發展內生動力,讓生態保護成為全民參與的自覺行動。
生態屏障筑牢振興發展根基。目前,拉薩市已建成13個自然保護地,總面積達81.89萬公頃,濕地保護率達到7%。“十四五”收官之年,拉薩市將重點推進國土綠化提質增效工程,計劃實施19條生態廊道建設、6個口袋公園提升,通過“見縫插綠”“立體增綠”等創新舉措,讓城市綠化與鄉村綠化有機銜接,構建起“城在林中、村在綠中”的全域生態格局。
近日,2025年拉薩市林業和草原工作會議召開,揭開了新時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拉薩實踐新篇章。從荒山披綠到產業興旺,從生態護林到智慧管林,拉薩市正以生態振興為抓手,在雪域高原書寫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鄉村振興新答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位于藏北電力通道最末端的安多縣平均海拔5000多米,這些天施工人員正在開展100MW熔鹽塔式光熱電站的基礎施工作業。安多縣土碩光熱一體化項目總規模為100MW光熱+800MW光伏,預計2026年10月實現并網發電。[詳細]
平均海拔3100多米的林芝被譽為“西藏江南”,獨特的氣候造就了這里優美的生態環境。雪山配桃花的美景不僅養了游客的眼,也使當地群眾享受到了“賞花經濟”帶來的福利。[詳細]
“咚!”隨著法槌敲響,法官嚴肅沉穩的聲音響起,一起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非法持有槍支罪案件在那曲市比如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鄉鎮政法委員、護林員以及群眾代表等60余名各界代表現場旁聽。[詳細]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4)0000004
本文為原創發表,并經云開網站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并請附上出處及本頁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