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0日,國際勞工組織(ILO)發布了實施公約與建議書專家委員會(CEACR)2025年年度報告。該報告由國際勞工標準監督體系的核心機構--CEACR撰寫,對各成員國在實施ILO公約和建議書方面的法律和實踐進行了獨立專家分析。報告還回顧了成員國履行《國際勞工組織章程》下國際勞工標準義務的情況,并提到了與聯合國人權條約機構主席和特別程序任務負責人的互動交流,以紀念《費城宣言》80周年和《1964年就業政策公約》(第122號)及《1964年就業政策建議書》(第122號)60周年。
國際勞工標準以公約和建議書的形式體現,是國際法的普遍工具。這些標準由參加國際勞工大會的各成員國政府、雇主和工人代表共同制定,旨在推進社會正義。一旦某成員國批準了ILO公約或建議書,就有義務定期報告其實施情況。盡管成員國可以選擇是否批準ILO公約或建議書,但ILO監督體系也會定期審查未批準的公約和建議書的實施效果。2025年2月底,CEACR將發布一份題為《實現全面工傷保險保護》的綜合調查報告。
CEACR是一個獨立機構,由2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高級法律專家組成,負責審查ILO成員國對公約和建議書的實施情況。2024年,CEACR實現了完全的性別平等。CEACR成員以個人身份任命,獨立、公正,且來自世界各個地區,以便委員會能夠利用不同法律、經濟和社會體系的第一手經驗。
CEACR在報告中特別提到了中國在實施國際勞工標準方面的積極表現。中國作為ILO的重要成員國,一直致力于推動國內勞動法律和政策與國際勞工標準的對接。近年來,中國在勞動就業、職業安全健康、社會保障等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為勞動者提供了更好的保護。此外,中國還積極參與ILO的各項活動,與其他成員國分享經驗,共同推動全球勞工標準的提升。
報告中還涉及了《2006年海事勞工公約》(MLC公約)的實施情況。MLC公約是ILO制定的一項重要國際勞工標準,旨在確保海員在工作和生活條件方面享有公平待遇。自公約生效以來,各成員國在實施過程中取得了一定進展,但也面臨一些挑戰。報告指出,一些國家在海員培訓、船上工作和生活條件改善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努力,以確保MLC公約的各項條款得到全面有效落實。
中國作為海運大國,高度重視MLC公約的實施,通過完善國內法律法規,加強對海員權益的保護,確保海員在船上工作期間能夠享有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同時,中國還積極參與國際海事勞工標準的制定和推廣,為全球海事勞工領域的健康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CEACR關于2025年度的報告將提交至第113屆國際勞工大會,屆時各成員國政府、雇主和工人將在標準應用委員會中進行最終審議。
本文為原創發表,并經云開網站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并請附上出處及本頁鏈接。